信手拈來
在四年一度的奧運盛會結束後不久,突然想到一個問題,得獎的選手在得獎的同時,也獲得了獎金,但在得獎之後,受眾人的期望也更高,於是他們就必須在下一個四年到達之前,再受更嚴格的訓練,那獎金呢?用得到或用不到就不在計算之中了嗎?給個比較KUSO的想法,若是在下一次的比賽中又得好成績,那就得再熬另一個四年,直到他無法再繼續為止, 可是這真的是他自己的意願嗎?
這樣不是和第一名的想法類似:因為無法退步,只好拼命的努力。 其實在得獎的選手之外,我們也應給新人更多的機會,老是讓一些熟面孔出賽,久了一定會有斷層。這次不也很多新選手得獎,給同一個人過份的期待,不也是另一種無形的壓力嗎?更何況,再過一陣子沒話題之後,又有幾個人記得這些人呢!比賽在四年過後繼續,但有些東西也只會在四年過後想起,我們曾給了選手什麼,或是曾大力的支持過什麼運動嗎?不然為什麼要加諸那麼多的期待在現在,而不去期望更多更美好的未來呢?
散裝文路-百分之80的保証
某一段時間裡,為著電子報的緣故,看了很多的笑話,笑話是看不完的,只不過在那一陣子的笑話我留了一些印象,所以現在看到或聽到某個笑話就知道它大概要講什麼了。先知道算厲害嗎?很多人喜歡那種探索的過程的,差異性很大,也意謂著個性的不同之處。
牛頓在看到蘋果掉下來後,發現了萬有引力,一般人可能只會想到可以吃了,這就是差異性。就好像是數學解題,給了你題目,也給了你答案,你能自己解出中間的過程嗎?還是得等到老師一步步的講解,你才能知其奧妙呢?
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,都適用於自己的一套方式,我自己,就遵循著一種蠻無聊的原則:百分之80的正反原則。
每當要對事物提出看法,或做下決定時,我總是以自己所知道的來下判斷,例如某件事以我所知的部分去預測,大概只有一半的機率會做好,那我就不做它,除非我有75%以上,最好是80%~90%的把握,才會決定下來,這樣做有個好處,至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我會做出正確的決定,但也有很大的壞處,在認同範圍以外的事全都變成不確定了,而不確定也表示去做的機率不大,也許做了之後會更好,但卻很少會真的去嚐試,這算不算是一種鴕鳥心態呢?也算是一種固執吧,而這種方式持續下來的結果,讓我對沒把握的事下不了保証。
當兵的時候,長官總說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可未來的事,很多都沒把握的。工作可能今年很好,明年就不保;朋友可能今天還認,明天就不熟了,但,我們也不能因此就把所有的事,從確定變得不太確定了啊!我常問人家要保証:「你保証會打電話!」、「你保証一定會好!」、「你保証...」,很多保証都沒做到,人們卻還是在保証,如果保証真的有效,那上學或上班就不會遲到了,也不用那麼多規定來限制人了。
我還是覺得要改變點,膽子大一點,心寛一點,但我做不成大人想要或該有的樣子,因為我也無法保証任何事,很多人,很多事也確實無法被保証。我有我的百分之80正反原則,它漸漸不靈光了,但在某些情況下還堪用,當兵時的老卡車也用了幾十年了,開著走有時還可以。很多人說要像個大人的樣子,負起很多很大的責任,但,在保証都可能失效的今天,有什麼人還能說他扛了多少責任?不過是做做樣子的場面話而已!
「你要孩子相信自己,你卻連自己相信什麼都不知道。」當社會新聞和財經弊案不斷發生之後,我才發現,原來相信不過是種糖衣,總要等它溶化後,才會發現它虛假的一面。
Poem
星
寫信給流星 問它天空的消息
跟著碎石的腳步 向未知前進
有誰許了願 願世界和平
有誰看過你 你的凌波身影
問你許未來 你的行蹤不明
計算著軌跡 改天到太空找你
戲劇節目中,除了描述外星人的節目外,寫到流星時都給予浪漫的感覺,看流星雨,或對著流星許願。流星,大顆點可是會砸死人的,所以我們對幾顆從天空掉下來就變地上石頭的東西,真是太異想天開了 。如果它可以實現你的願望,那它為什麼會掉下來?哈,可說歸說,有時候在寫作時還是會拿來用,因為熟悉嘛,熟悉一件事、一個東西,但在平常的做法中,再加一點新的元素,它就不太一樣了。
傳說七夕的時候,牛郎會織女,走過鵲鳥搭的橋,到銀河對岸的織女家。在情人節的時候,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要特別一點,所以如果對方沒動作的話,總會感到些許的失望。想想,牛郎一年才會一次織女,有對象的人,該知足了喔,知足常樂嘛,其它的就別計較太多囉。
這是一份很個性化的報紙,在生活中發生了一些事,想到一些點子,然後寫出來,這就是進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