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26/2004

進子的筆記本 我們算什麼?

進子的筆記本 我們算什麼? 發行人:小進子  發刊日:2004.09.26

我們算什麼?

  在「K線理論」中,三角收斂到極限時,就會定一個方向出來,向上也好,向下也罷,它就是會定一個方向走下去。我們人也是,當生活到了一個瓶頸的時候,選擇更緊縮、更大的壓力,或是放開所有、去擁有更多的不同。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我們之間的關係,不知道會不會太清楚了些。

  還記得在某個短期工作中,和老板吵了一架,老板說要我把工作交接給外勞,英文不太靈光的我,用了所有會的字句,來解釋給外勞聽,還打了好多篇操作指南給他,到臨走前還讓他試了好多次,這中間只花了二個多禮拜,但過沒多久他就打來說有問題了,可不是操作面的,而是機器本身。

  那天我在和老板說,我也是只花二個禮拜就學會了,他還說那是因為有人交接啊,可天知道,那人才教了一個禮拜就閃了,還不是靠自己摸索的。只是因為機器爛,老板又常拖不修,我才氣的。那時候我在想,學東西和教東西有何難,我還不這樣就過來了。

  是啊,學東西有何難,但總會有不擅長的嘛;教人家有何難,但總有教不會的啊。天資、興趣、努力,在學與教之間,我們總是得到、付出、又得到、再付出,但我們得到了什麼?越來越薄的薪資,和越來越沒的掌聲。我真的不知道我還能帶給大家什麼,或我還必須要說些什麼讓你們知道,因為就年紀上來說,10、20、30、40、50,外貌上或許有些許的差異,但在很多事物的瞭解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,就像是在解決事情的方法上,1與5或10個解決方案的差異罷了,那,我的小小見解又如何能在諸位的腦海中,激起一點點的漣漪呢?

  報紙上每個專欄的作家或記者,無不想讓他的作品或報導,成為最受矚目的。即便是在一萬人中,只有三、五個讀者對內容起了興趣,批評也好、讚美也罷,畢竟有人在注意了。可是那是以報紙本身的內容為賣點的,很少是因為某個作家或記者特別得其所好而去購買的。換到電子報來說,看了內容,才決定訂這份報的諸位,有多少人在意這份報哩?也許你訂很久了,也許你剛訂,可訂的很久的還有繼續在看嗎?新訂戶真的有所期待嗎?還是只是三分鐘熱度,或者你們可以考慮更有內涵的其它人的作品,因為我不希望這樣的。如果今天一收到報,看到內容沒你喜歡的,就不看,久而久之,你就不會再看了,那你訂一份不想再看的報要做什麼?也許我不該說的,可是說了又如何呢?就會有人更在乎嗎?我一點也不覺得,「當你不再喜歡一件事時,就放手吧,反正還有其它的事可做!」

  請讓我知道,在憔悴的細明體下,還存在著多少雙期待的眼神,不要只讓我看見影子,我又不是彼得潘,影子跑了,我又縫不回來。「這一切若未曾改變,我找不到繼續下去的理由。」這就是我的答案,你們的哩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