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手拈來
有天在公視上看到了「清秀佳人」,就是前幾期提到的那部影集,演的是安為了家人,放棄到學校唸書的獎學金,決定在家鄉教書,和在學校唸書那一年的情形等。經過了十幾年,又看到同樣的影集,感覺很妙。我們常會在不知不覺中,錯失了一些事,在經過很久之後,又可以做了,可以彌補這樣的缺憾了,卻發現做了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,好像時間經過了,那種微妙的感覺就回不來了。
「不過是差了一點。」在時間與環境的流動裡,過去了,就是過去了,沒有什麼過了一陣子再來做,還是一樣的說法,是因為你變成熟了嗎?也許是,也許不是,只是當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,想實現夢想的心就會越來越遠,而當你做著(或買來)在小時候夢想的事物,也只不過是一種心理作用 。可即便知道,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嘗試。後悔是沒有,只是有股悵然之氣,為不再年少,與世事多變之嘆,增加了一些無謂的唏噓。
散裝文路-故事
小時候,家裡沒買什麼書,除了課本外,就是電視上演的,像歌仔戲,或是古裝劇,那時候華視有個叫「中國民間故事」的劇集,演了很多故事,保生大帝、土地公,最長的一部是西遊記,歌仔戲也有狄青、七俠五義、薛仁貴西征之類的故事。以戲劇的方式表現出來,固然有些虛構而誇大的部分,但在加深印象方面也有它的功效,畢竟用圖像的方式演出,總是比靠文字去虛擬來得生動而好記。
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看故事,就如新聞一般,突然出現的人物,大家總對他特別有興趣,於是針對他的報導就更多、更深入。當我們在看某些人的新聞時,不也在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嗎?
有一度電子報中是以故事為主的方式編寫,小時候鄰居伯伯撿了一些書啊、玩具,或是一些電器,雜七雜八的東西,都會叫我去看,有一陣子他收了很多漫畫回來,我就向他借來看,還沒全看完他就要拿去賣了,有一次看的是如來神掌,香港人畫的,裡面有一些橋段是取材自金庸的倚天屠龍記,但這是我長大後才知道的。有一次伯伯撿了一本成語故事,我看了很喜歡,就問他要,他說喜歡就送你吧,裡面有很多故事,那時候好像從第一篇看到最後一篇,可惜我不是個記憶力好的人,所以不能隨手拈來就說一個故事,我想,說書的人和看書的人是不同的吧,有些人能把事情說的如臨現場,有些人只能在旁鼓掌,因為每個人對故事與心靈的互動之間,有不一樣的頻率所致。
從前,我不相信書唸很多的人,會沒看過某些稀鬆平常的故事,後來在工作中遇上了這樣的人,我才知道,原來讀書和看故事書是兩碼子事,你只要讀特定的某些書,你一樣可以越讀越高。外國電影常會把某些文學鉅作搬上螢幕,可是對某些人來說,這可能是他第一次接觸這個故事,而這個故事,卻不一定是完整而忠於原著的。在這個越來越先進的多元社會中,大家似乎對故事越來越不熱衷了,當你自己,或你的孩子們,只對競爭力或某項才藝感到自豪的時候,也許像故事這樣有趣的好東西,就會在這樣的世界中漸漸消失了吧。
Poem
給薇西
我喜歡妳 用我左邊的餘光
多一些融入了畫裡 美麗的茉莉花語
小小的踮著步 在心中默想著妳的名字
空氣與雜念在清楚的混合當中沉迷
不喝咖啡 唱著歌
城市裡有種絕塵的飛旋
在影像的穿梭之中 妳的聲音出現
「這樣說著」:妳說
喜歡我 還是我喜歡你
寫給你 還是寫給薇西
有間公司叫堤維西,覺得維西這個名字蠻好玩的,在電影台常重播的電影「凌凌漆大戰金鎗客」有個人叫達聞西,周星馳總叫他聞西,音很近,又好玩,就寫了這樣的詩出來。
有個人能說喜歡也不錯,不過喜歡能持續多久呢?有一天總會厭煩的,到那時又如何呢?在人與人的互動中,短暫不算什麼,能長久才是真的厲害。祝福有情人或已經結婚的各位,能長長久久的;也希望還沒找到你的「那個人」的人,也能快些遇到。
這是一份很個性化的報紙,在生活中發生了一些事,想到一些點子,然後寫出來,這就是進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