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日本流傳,轉成台灣的一種流行說法「雷」。小時候雷就是打雷,現在是說在作品中,有某些劇情,是非經媒體傳出來的,主要用在電視、電影等。但我個人是不喜歡這類文化啦。
知道了又如何呢?知道了可能會讓你看這些影片等的期待度增加,但反之,也可能會降低你想看它的慾望。我覺得,既然你覺得先知道不好,就不要看就好啦,為何又想看別人對那個作品的評價呢?我想,這反應出現代人對資訊的焦慮程度。想要收集更多的訊息,來幫助判斷,卻又害怕會做出錯誤的決定。錯誤又如何呢?以前看過一本書,書裡講到問卷調查。在產品上市前,做出的反應都不好,但廠商還是決定推出,結果大賣。當然,也許這種例子比較少,但,只看事前的調查研究真的不是很保險。
問卷調查有其盲點存在是不爭的事實。可能在隨機的消費者樣本中,未必找到目標群;也可能找到的目標群並非未來潛在的消費者。因為問卷設計通常是一對一的。也就是一個推論正確,就再進行下一個推論。而只考慮邏輯是否正確,卻沒有考慮到產品是否需要透過調查來決定要不要上市。
一個新產品,消費者能不能接受,在未上市前其實是不知道的。因為它太新,而一般會認為勇於嘗試的消費者才會搶先購買。但,這並非鐵律。因為,從問卷過濾出來,參加測試的消費者中,未必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。通常你總要先推出才知道。像某家公司前一陣子常促銷一種新口味的洋芋片,覺得好吃的也很少。但,這麼大的公司不是也做過問卷調查才推出的嗎?為什麼會不受歡迎呢?我舉一個在「郭台銘與富士康」這本書裡看到的個案告訴大家。
有一次,鴻海做的產品出問題,郭總特地跑到客戶那去檢查。他發現原來客戶那裡很冷,而鴻海做的產品在很冷的情況下會出問題,但在工廠裡,沒有那種環境,所以沒考慮到這部分。於是他回來後,很快的做了一個很冷的測試間,讓產品能在那種情況下也能用,然後再拿去給客戶測試,客戶測了之後也很滿意。
所以,即使你考慮了很多可能,但總有許多沒想到的地方成為可能。因此我們無法預料未來的事會如何發展。再回到雷的主題裡。電視台或電影商也會發出預告或宣傳單,不管實際看了之後,我們覺得好還是不好,那都代表電視台或電影商對這個作品的想法。我們不會因為看了預告就覺得它改變了我們看不看的想法;也不會因為實際看了之後不好看,就覺得以後不看這個導演或這家公司做出的作品。那「雷」這種東西,又存在什麼意義呢?不過是一種假裝罷了。假裝它會影響你觀看作品的心情;假裝它會讓你對作品的期待或驚喜感降低。可是,你更該去質疑的,應該是製造這件作品的公司或個人,為什麼沒有做好這件作品,而讓你看了之後大失所望,而不是質疑那些所謂透露消息的雷文。因為,他們說的消息,和行銷部對這個作品的預告,只說明了商業化和個人化的不完全可信。既然你都知道看了才知準不準,為何你又要去參考別人的意見,做為自己在看完作品後所做出的看法,能夠合理化而自圓其說的解釋呢?那不過是表示你迷失在預告或雷文中,沒有自己獨特的判斷能力罷了。
當一種文化形成時,我們都會順應下去習以為常。但,在習以為常之前,我們有努力去追根究柢,看它是否是好的習慣嗎?或者,我們只是盲目的在世俗人群中流失了,只剩下追隨的能力,而不知如何再思考了呢?
p.s.我一度以為預告就是電影的好看之所在,後來才發現,其實好看的作品,會在各處讓你驚喜,預告只是行銷部用來吸引客戶用的。好的作品,在預告之外,能有多大的可看性,那才是觀眾所在乎的部分。
~好的作品,不是用錢,而是用心做出來的。~
words by 土匪頭